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自主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启数字化口腔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902DeepSeek-R1作为我国自有团队研制的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之一,近期广受关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成功完成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此次部署由医院信息中心独立完成,实现从模型部署到数据训练到医院场景应用开发全流程独立可控。
我院信息团队将DeepSeek与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通过AI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医疗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患者就医、临床诊疗、医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创新动力。
一 、科技赋能,构筑口腔专科特色大模型
DeepSeek作为国产开源模型,具有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的优势。我院信息中心依托现有硬件资源,发挥本地部署优势,成功实现DeepSeek1.5b~671b模型的全量部署。通过本地LLM模型,结合本院相关病历进行迭代优化训练并对向量模型进行微调,使DeepSeek深度适配口腔专科医院的业务场景。
二、服务创新,探索口腔全流程AI实践
凭借DeepSeek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医院已构建完成以下场景的应用:
1. 患者问答助手:
问答助手支持多轮对话与上下文理解,患者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文字对话描述病情或症状,即可获取初步的诊疗与就诊建议,并进行挂号科室或专家医生的推荐。患者询问口腔相关问题时,可以获取全面系统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2. 病历质控助手:
质控助手将大模型与院内质控系统相融合,质控系统随机抽取病历,DeepSeek大模型结合后台知识库的医院管理规范与病历书写相关规范对当前病历提出质控意见,质控员可以参考AI生成的质控意见,对抽查病历进行质控评分并将质控结果反馈给医生。
3. 临床诊疗助手:
诊疗助手将大模型与院内HIS系统相融合,通过读取当前就诊患者的诊断、主诉等相关信息,DeepSeek大模型结合后台临床知识库,为医生开立处方、处置、检验、检查等提供诊疗参考,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DeepSeek本地化部署标志着我院信息化发展与医疗管理水平取得新的突破,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以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医院建设为引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口腔健康。
(文字/王健;图片/王健;审核/于金华)